马未都:“捡漏”有时靠运气,20块钱买幅字,如今涨了100万倍!
马未都:“捡漏”有时靠运气,20块钱买幅字,如今涨了100万倍!
说到收藏,大家想到的业界大佬,可能是马未都,说到“捡漏”,大家想到的估计还是他。有人说“捡漏”就是骗人,但这就是这个行业的其中一个特点,你不知道这个东西很贵,便宜卖了,只能怪自己不懂。另外一种就是买“打眼”了,就是买到假的、有毛病的,或是掏高价买到便宜货等,这就只能怪买家这边水平不到家了。真正在这个行业混的人,不管是被“捡漏”还是自己看“打眼”,都不会去怪别人,说好听点,这是“职业操守”!
关于“捡漏”,马未都讲到过自己遇到的一件事,是一对夫妻,买了一幅字,20块钱。不过这同样是80年代的事了,那时候马未都首先接触收藏,同时也有另外一些人同样有先见之明开始入手藏品,当然,当时有些人可能纯粹是因为爱好!
这对夫妻是济南人,当时会经常到外地出差,也就会随口问问接触到的人,看他们知不知道谁家有“老物件”,因此到了现在,几十年过去了,这对夫妻也是收藏颇丰,不过跟马先生比,肯定还是有不小差距。而他们收的这幅字,就是在那个年代,是康有为的一幅书法长卷。20块钱,按小编估计,也就相当于现在千把块钱吧。所以只能说那时绝大多数人不懂古董,这么便宜就卖了。
按当时很多不懂的人的想法,这也就是一卷子纸,又不能当饭吃,还是换了钱实在。到了后来,这幅字的市场价越来越高,弄得夫妻两人心里没底,虽然自己也懂,但是还是不敢肯定到底是不是真的。因此前后找了几家鉴定机构,得到的答案都一样,真品无疑。
这幅字上面还有不少名人的提拔,当然,多数人都认为康有为的字写的“一般”,但是名人字画,有时候作者的价值,远远超过了作品本身的价值,像康有为这幅书法长卷,就属于这一类吧。反正有人愿意出价,那它就值这个价。如今这幅字已经超过了2000万的市场价,也就是说按夫妻两人的入手价算,已经涨了100万倍,难怪马未都要说:“捡漏”有时靠运气!